隨著材料技術與裝備技術的發展,不僅對3D打印裝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3D打印材料各項性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3D 打印技術,也被稱為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術,是一項起源于20 世紀80 年代集機械、計算機、數控和材料于一體的先進制造技術。該技術的基本原理是根據三維實體零件經切片處理獲得的二維截面信息,以點、線或面作為基本單元進行逐層堆積制造,最終獲得實體零件或原型。增材制造區別于傳統的減材(如切削加工)和等材(如鍛造)制造方法,可以實現傳統方法無法或很難達到的復雜結構零件的制造,并大幅減少加工工序,縮短加工周期,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地科研工作者的廣泛關注。
3D 打印技術最早應用于各類原型的快速制造,故在早期也被稱為快速原型技術(Rapid Prototyping,RP)。早期的3D打印技術由于材料種類的限制,大多使用有機高分子材料,其機械、化學性能大多難以滿足實際應用的需求。隨著材料技術與裝備技術的發展,將該技術應用于終端零件制造的愿望越來越迫切,因此不僅對3D打印裝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3D打印材料各項性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